寒冬送暖,臘月傳情。春節日益臨近,湖南省益陽市扶貧促學促進會一群愛心志愿者在會長簡國才,名譽會長蔡建勛,副會長彭先春、劉四喜等人帶領下,分別前往資陽區芷湖口鎮育江村、迎風橋鎮迎風橋村、赫山區會龍山街道辦事處紅星社區、赫山街道辦事處毛家塘社區等地,看望慰問退役軍人、困難群眾和困難學生,給他們送上節日問候與新春祝福。

簡國才、蔡建勛等一行首先來到距市區四十多公里外的芷湖口鎮育江村,與資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扶貧點第一書記李明、駐點工作人員彭維和村干部交流,聽取村支書李濤介紹該村困難戶和困難學生情況介紹,送上慰問金和《毛澤東戰法的偉大勝利》、《紅日畫刊》等紅色文化書籍,扶貧點第一書記李明和村支書李濤代表村民和受助學生對市扶貧助學促進會的關懷與幫助表示衷心感謝!
會龍山街道辦事處紅星社區的嚴晶、嚴鑫姐弟倆,系在讀學生,父親意外事故身亡,無田無土無房,全靠母親一人在城區打工維持生計。簡國才、蔡建勛等給他們送上慰問金和糧油等食物,鼓勵他們堅定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勤奮學習。

迎風橋鎮迎風橋村的曾德平,是一位1974年入伍,1979年退伍的老兵,他和老伴患有多種疾病,兩年前自己也中過風,基本失去勞動能力,膝下有兩個兒子五個孫子女。二兒子兒媳2016年12月因車禍雙雙身亡,因肇事者無證無照車輛無保險,家庭也十分困難,只獲得一萬元賠償。留下三個讀書的子女。大兒子因特殊原因在外,大兒媳失聯也有兩年多,留下兩個孫兒,全家生活的重擔壓在了曾德平身上,盡管有社會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但生活仍非常艱辛。2019年12月,簡國才、彭新春等愛心志愿者知道后,曾給他們送來了大米、食用油、書包、文具等慰問品和救助金。后又多次送去面條、衣被等食物和愛心款。今年1月22日,劉四喜副會長等人又給他送上慰問金2000元和米、油等食物,先后共達2.1萬余元,令曾德平一家感動不已。

赫山區毛家塘社區的劉子豪,在讀初中,父親體弱多病長期服藥,母親智障,生活來源靠爺爺送液化器掙錢為生;泉家河鎮龍賽男、龍勝男、龍超男三胞胎在讀大專,父親早已病故,全靠母親一人做點小生意掙錢;筆架山鄉的袁專,在讀大專,3歲時父母雙亡,一直靠年老多病的爺爺奶奶養育;石筍鄉的張建群、張建豪倆姐弟雙雙在讀,父親癌癥早逝,爺爺奶奶體弱多病,只能靠母親打工掙錢……以上這些都一一刻在愛心志愿者的心中,大家紛紛捐款捐物,逐一予以慰問。

自今年元月上旬以來,大家共走訪17戶(28人)困難戶和貧困學生家庭,上門捐助2.56萬元現金和糧油等部分物資以及300冊書籍,給他們送去了黨的溫暖和社會的愛心關懷。受助困難家庭和困難學生紛紛表示,一定要聽黨的話,好好學習,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據統計,益陽市扶貧助學促進會自2013年3月成立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下,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共募集捐款和物資達500多萬元,先后扶助貧困學校7所、貧困人員2920多人(次),其中“一對一”幫到大學畢業的學生27人。該會被各級領導機關多次評為先進單位。會長簡國才被評為“全國扶貧工作先進個人”和“湖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名譽會長蔡建勛被評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和“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