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現場 劉靜遠攝
面對職業教育發展的諸多機遇,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新時代怎樣建設好新醫科?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重點是什么?職業技能競賽中的制勝法寶有哪些……2月16日至19日,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舉辦“減慣性、去惰性、提血性”春季培訓周活動,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和教學醫院教師參訓,邀請省內職教領域專家現場授課,掀起一場又一場“頭腦風暴”浪潮。學校黨委書記周奎、校長周志宏及全體校領導全程參加。





授課專家風采 劉靜遠攝
早在上學期末,學校組織人事處、教務處就在校內廣泛調研,收集教職員工最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再邀請省教育廳、省衛健委以及兄弟院校專家,有針對性地為學校發展把脈問診、解疑釋惑。開學第一周,省醫學領軍人才、省衛健委副主任祝益民,全國職業教育和終身教育政策專家、省教育廳發規處副處長汪忠明,省思政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羅慧玲,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李玉民,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級職業教育助產專業資源庫負責人、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邱志軍,中國職教“雙高校”項目智慧健康養老專業群帶頭人、首批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帶頭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黃巖松等專家分別圍繞新醫科建設、三教改革、課程思政、專業認證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教學能力比賽、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等內容作專題授課,前沿的政策、生動的案例、詳實的數據、精彩的講解,給教職員工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
與會學員積極與老師互動 劉靜遠攝
“很好地解答了我們要為什么要‘強校升本’、怎么做以及我能做什么的問題,受益匪淺!”學校臨床醫學系常務副主任文勇說,這些干貨滿滿的“金課”,讓大家進一步開拓了眼界,認識到了差距,更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這是一堂讓人聽得直冒冷汗的培訓,以前總覺得工作‘盡力而為’就好,現在明白必須‘竭盡全力’才行。”神經生物學博士、益陽市環洞庭湖血吸蟲與病原生物感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黃伏連說,培訓讓她對學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教學方面,她對邱志軍教授講授的“行動體系”的構建感觸很深。“讓學生真正把醫學知識‘用’起來,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是我們教學團隊當前思考的重點。”
學校質量評價中心主任陳鐵軍認為,“理念先行”的工作方法,是這次培訓最大的收獲。“要多研讀政策,提出理念,進而結合實際健全制度,完善方案,有的放矢,高質量推進。”他說,這一學期,將進一步推進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春季培訓周是益陽醫專扎實開展解放思想先導行動的一個縮影。去年11月,益陽醫專印發《“減慣性、去惰性、提血性”解放思想先導行動方案》,明確通過開展“減慣性、去惰性、提血性”主題引導行動、“金華淬火勵鋒芒”系列分享活動、春季培訓周、“攻守皆有道”主題辯論賽、“我受夠了”主題吐槽大會、青年“銳·讀”行動、青年英才淬火行動等七大重點行動,進一步強化團隊學習,提升綜合素質,重點引導全員找準不利于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思維慣性與行為慣性、思維惰性與行為惰性方面的問題,去慣性,減惰性,形成“解放思想干事,打開大門辦學”的共識,提起舍我其誰、敢闖敢干的血性,把思想解放的成果轉化為創新發展的思路、舉措,使解放思想成為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