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桃江全縣上下以“清廉細胞”工程為抓手,突出重點清廉單元先行,以點帶面、抓綱帶目,示范帶動清廉桃江建設向縱深推進,形成全域共建、全線共進態勢,不斷擦亮竹廉之鄉風景線的清廉底色。

“讓我們一起感受悠悠竹文化,沐浴濃濃竹廉風。”在桃江縣,不管是靜謐安寧的公園、人聲鼎沸的市場,還是為民辦事的機關單位、群眾常去的文化廣場,處處都融入了清廉文化的元素。近年來,桃江縣紀委監委立足本土竹廉文化資源稟賦,通過建基地、拍廉戲、展廉畫等舉措,把清廉文化具象化、有形化、大眾化,讓清廉根植一方水土,浸潤一方百姓。
撒下“清廉種子”。漫步在清廉鄉村建設先行先試點桃花江鎮大華村,一幢幢村居坐落在道路兩旁,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每家每戶的房屋彩繪。彩繪植入構思新穎、色彩鮮艷的清廉內容,構成了一幅幅圖文并茂的廉潔文化墻,既美化了村莊,又營造了良好的“清廉”氛圍。“愛民出清廉,廉者得民心。”這是大華村村委辦公樓正對面的一幅廉潔文化墻,雖然經過了風雨的洗禮,卻本色依舊。“清廉是振興鄉村最深沉持久的力量。”大華村村支書莫飛虎表示,“大華村的美麗蝶變,源于‘廉文化’對‘小微權利’的約束規范,源于‘廉文化’對鄉風民風帶動促推。”

建起“清廉陣地”。“這件竹節衣成了黨和群眾、人民軍隊與老百姓骨肉相連的感情象征。”在益陽竹廉文化教育基地,講解員正滿懷深情地講解著竹節衣的故事。坐落于桃花江鎮崆峒村的益陽竹廉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首家以竹為主題的廉潔文化教育基地,為竹廉文化提供了生動的廉政教育素材。與此同時,為了讓竹廉文化多方位予以傳承與弘揚,桃江縣紀委監委還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挖掘本地清廉人物及紅色革命事跡中的清廉故事,精心挑選有代表性人物進行深度挖掘、總結特色,梳理制作出24位紅色清廉人物故事展板,帶動廣大黨員干部感受崢嶸歲月的初心使命。
唱響“清廉聲音”。“‘清風’盈兩翼,‘正氣’滿乾坤。”春分時節,一則《春分》由益陽小郁竹藝傳承人危祿綿制作竹風箏,傳播竹廉文化的微視頻,用竹的氣節與風骨涵養著桃江的清廉之氣。2021年,桃江縣紀委監委以“二十四節氣”為契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廉潔力量,融入地域文化底蘊、傳統民俗、特色美食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元素,策劃廉政提醒教育專欄,拍攝清廉微視頻,著力實現共情效應,推動紀律教育和清廉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無形的清廉文化,需要有形的環境和載體去折射和傳播。桃江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豐富清廉文化的內涵與外延,推動清廉建設融入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之中,使清廉文化的引領力、傳播力、感染力更上一個臺階。”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