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拂洞庭,桃李競新顏。2月28日,益陽市首批高層次人才名單公布,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周志宏名列其中。3月21日,記者走進益陽醫專,圍繞“領軍人才如何領軍”的話題,與周志宏展開了一場對話。
十年磨一劍 領軍強骨科
記者:周校長,您好。也許我更應該稱您周博士——您是益陽市引進的第一個醫學博士。
周志宏:那還是2006年的事了,一晃就是15年多了。
記者:從益陽引進的首位醫學博士,到躋身我市首批高層次人才,是15年時光的拼搏與積淀。
周志宏:個人的努力微不足道,算是苔花之光吧。我更愿意把這個頭銜,看作是組織的培養與正向激勵,是提振我們“闖創干”精氣神、激發我們更努力為益陽發展奉獻力量的一種領導藝術。
記者:在益陽醫衛界,有一種評價,說您是帶出了益陽最強骨科團隊的領軍者。您能介紹一下您前些年在益陽市中心醫院是怎么領軍建設骨科團隊的嗎?
周志宏:那也算是十年磨一劍吧。投身益陽市中心醫院的骨科團隊建設,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6年到2010年,我博士畢業后,在市中心醫院骨科任職。這個階段我所做工作主要是兩個方面:創新,實踐。引進和創新了一大批骨科高新技術,將一些前沿理念帶給大家;每年參與手術超過200臺,做了不少高難度手術。
記者:那第二個階段,就是在調離醫院到益陽醫專工作6年后,重回市中心醫院工作的階段。
周志宏:是的。2010年,我調益陽醫專工作,直到2016年,組織上安排我回到市中心醫院,擔任副院長。這個階段,我主要做了一些提升骨科的謀劃工作。主導編制了全院首個科室發展“十三五”規劃,布局創傷、關節與運動醫學、脊柱、手足顯微四個亞專科建設,構建多個醫、研、教一體的學科發展平臺,培育良好的學科文化。同時,制定培養名醫、研究生導師、學科帶頭人、高層次人才等計劃,持續優化團隊結構……這一系列舉措有效推進了骨科團隊的高質量發展。到2021年,科室業務收入和手術病人(臺次)較2016年倍增,團隊成員獲得的新技術獎勵、申報的專利、主持的科研課題、發表的核心期刊論文數等均遠超“十三五”規劃目標,市中心醫院骨科也成功躋身省內第一方陣。
記者:益陽醫專附屬醫院骨科也是您曾經帶過的團隊,手足外科和脊柱外科都是市級重點專科,在業內口碑很好。
周志宏:在益陽醫專工作的6年間,我主要在附屬醫院工作,骨科團隊建設也確實傾注了心血。期間,我牽頭發起成立了益陽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市骨科質量控制中心等。我們不到4年就將手足顯微外科做成了益陽最好的亞??疲瓿闪嗽S多復雜的三、四類手術。
記者:您去年重回學校以后,將安化縣大福鎮的肖山愚骨科團隊引進附屬醫院,據說這一舉措在業內反響很大。
周志宏:的確,肖山愚老先生是“肖氏正骨”第六代傳承人,尤為擅長中醫治療骨傷骨痛。在安化從醫五十年,為數萬患者解除病痛,可以說是享譽三湘。這次我們能邀請老先生入駐,是附屬醫院骨科團隊實力的證明。
記者:聽您這么說,附屬醫院骨科的未來很值得期待。
周志宏:學校附屬醫院的骨科發展已經有40多年了。早在上世紀70年代,醫院的前身——益陽衛校附屬醫院就已經開始為骨科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這些年,醫專附屬醫院一直堅定不移地實施“三名”戰略——建名科、樹名人、創名院,骨科就是排頭兵。骨科是我的立身專業,對于骨科建設,我有些心得,也很有信心。
塑造新風骨 建設新醫專
記者:我記得您是去年4月調任益陽醫專校長的。從業內公認的益陽最強骨科團隊領軍人,到益陽唯一一所醫學高等院校校長,同樣的領軍,二者還是有很大不同吧?
周志宏:當然有些不同,攻守無定式吧,帶不同的隊伍,具體方式肯定要有變化,以更有針對性。但是,領軍有常道。我一直認為,帶隊伍,重在文化引領、鑄魂塑形,這一點,是相通的,是應該堅守的。我想,塑造新風骨,應該成為建設新醫專的根本方向。
記者:所以您把領軍的重點放在文化建設、文化引領上,是嗎?
周志宏:是的。這也是我們班子的集體意志,學校第二次黨代會就明確了建設醫專特質文化體系——以求同存異為核心的家園文化,以優勞優得為核心的績效文化,以制度管理為核心的規則文化,以融合發展為核心的創新文化。圍繞這四種特質文化的建設,我們開展了全員參與的“減慣性、去惰性、提血性”解放思想先導行動,同時,全面加強制度設計和機制建設,讓每一種文化背后,都有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制度、機制在支撐,有各種文化培育活動在催生。
記者:以文化人,很不容易,需要一個務實設計、扎實推進的過程。
周志宏:同頻就能共振,我感覺,益陽醫專人心里,其實原本有這些文化基因,只要我們一點一滴去引領,就能聚合起來。以績效文化建設來說吧,去年以來,我們出臺或修訂教學獎勵、科研獎勵、創新創優獎勵等一系列辦法,有的教師一年教學獎勵性績效拿到了10萬元以上,有的教師科研獎勵性績效拿到了近9萬元。我們還用一些儀式感很強的方式去表彰他們、宣傳他們,通過他們來引領大家,就激發了比學趕超的活力,形成了優勞優得的績效文化氛圍。
記者:帶教職員工隊伍的根本目的,還是在于激發他們的活力,以促使他們更好地帶好另一支隊伍——萬多名青春學子,是這么個邏輯吧?帶學生這支隊伍,也是靠醫專特質文化嗎?
周志宏:道相通,術有異;道應守,術可變。文化引領、鑄魂塑形,這個根本方法不要變,但具體的方式,要針對不同對象而變化。帶學生,我們的重點放在推進“三全育人”上。近年來,我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十個方面,完善“十大育人”體系,形成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機制。這些機制,正在一步步完善,一點點激活。比如說,2021年,我們就有581名學生通過“專升本”考入湖南中醫藥大學、吉首大學、湘南學院、長沙醫學院等10所本科院校;大專生護考通過率再創新高,達到98.71%。
錨定“雙高校” 劍指“升本”路
記者:不斷在向上,始終在向前,這是益陽醫專給我的感覺。這種向上向前,學校領導班子的領軍目標應該也很明確吧。
周志宏:當然,領軍之要,在于有共同愿景去引領。我們通過學校的“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直至2035年的共同愿景——學校內涵建設全面加強,整體實力顯著增強,社會影響力大幅提高,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成熟定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及人才培養水平全面提升。到2035年建成應用型醫學本科院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辦學水平評估。
記者:這是一個宏大的目標。但我覺得,領軍目標的具體指向性越強,越有利于聚合大家的力量去聚焦攻擊。
周志宏:你說的是核心目標。核心目標方面,我們也很明確。去年,省教育廳出臺了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學校和專業群建設項目管理辦法,提出了“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目標、建設內容等;今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我們據此明確了自加壓力的核心目標,即全力以赴加強內涵建設,爭創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高水平專業群,對標本科辦學條件,爭取用5到10年時間實現本科辦學目標。我們的核心目標,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錨定“雙高?!保瑒χ浮吧尽甭?。
記者:有美好愿景為引領,益陽醫專一定能夠走向更遠的遠方。
周志宏:事在人為。建設一支能夠圍繞美好愿景而團隊沖鋒的人才隊伍,極為關鍵。我們提出,人才隊伍建設,要有立足長遠發力、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在一年多前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激勵措施的基礎上,去年底,我們又制定了一個“全員淬火計劃”,準備采取校內培訓、上掛外派、嵌入學習、校企交流等多種方式,對全員進行全方位輪訓。同時,也正在制定學校的領軍人才計劃,將有針對性地加強校內領軍人才隊伍建設。
記者:有了人才,就有了事業提速的根本,但是,人才也還需要有好的機制去激發內生動力,才能真正發揮出最大效應。這方面,您肯定也有充分的考量吧?
周志宏:激發內生動力,要靠改革。我們在這方面力度也很大,同時有三大方面的改革在全面推進,一是治理體系改革,二是教育教學改革,三是附屬醫院改革。每一個大的方面,都明確了一系列任務,都采取定期調度等方式在強力推進,比如,去年我們出臺了細化的目標管理辦法,啟動了全員目標管理,最近我們完成了首次目標管理考核,以指標說話,以業績排名,給大家以目標導向,在全校觸動很大。目前,三大改革均已取得重大進展。
記者:一般來說,一些創建工作,都會有自己的指標體系,錨定“雙高?!?,劍指“升本”路,也會有自己的指標體系吧?
周志宏:是的。我說了我們是敢于自加壓力才提出這兩個目標的,目前,我們距離既有指標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正視差距,我們在全校提出“指標為王”,明確以“提質培優”為抓手,全面對標“雙高?!焙汀氨究妻k學”指標體系,聚力聚焦抓指標。我們將這些指標“倒排工期式”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作為主要激勵方向,全面加大了抓指標、上指標的推進力度。
記者:相關指標是否有了明顯的進展呢?
周志宏:抓住核心,聚焦攻擊,補齊短板,帶動全盤,這也是我們班子的領軍方法論。聚力聚焦去抓,效果就是不一樣。去年以來,我們就有很多指標獲得了突破性進展——如首次承辦“楚怡杯”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健康與社會照護技能賽項;師生在省級技能競賽中實現了一等獎“零”的突破,獲得了7個一等獎;我們還獲批為首批全國急救教育試點院校,是全省唯一一所上榜的醫學院校;在剛剛公布的2021年湖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名單中,學校首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目前,學校已成功申報湖南省基層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職業教育集團及醫教協同項目,正積極籌建臨床醫學職教指導委員會。
記者:與您一番交談后,我對益陽醫專的現在以及未來,有一種感受,與季節十分吻合——春花爛漫向陽開。
周志宏:謝謝你的鼓勵。情注益陽醫專,奔向美好未來,縱千百難關,我們一個個越,雖千里萬里,我們一步步走,這個姿態,是全體益陽醫專人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