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恢先在家庭教育方面頗為嚴格,經常告誡子女要‘立德以仁、立身以學、立言以誠’……”近日,由益陽市紀委監委、沅江市紀委監委精心制作的《益陽好家風第二季》第十三集之《皮帽教子》講述了治水專家王恢先的家風故事。沅江市紀委監委組織全市黨員干部積極觀看,掀起學習熱潮。
王恢先作為一名沅江人,從小目睹了洪水肆虐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又牢記祖父“多讀書,長出息,治好水患”的遺囑,從小立志治水,為民造福。抗戰時期黃河花園口決堤后,他是堵口指揮者;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荊江分洪工程,他是設計者;當年長江以南最大的水利工程——贛撫平原水利工程,他是總工程師。1962年7月,王恢先擔任江西省防洪總指揮部副總指揮時,病逝于辦公桌上,用一生踐行了“現代大禹”精神。沅江市黨員干部紛紛表示,王氏好家風,既是對湖區人民創先爭優文化基因的完美詮釋,也啟發我們要學習益陽好家風家訓,傳承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工作中力爭“魚游上水,鳥爭頭風”。

市紀委常委、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彭輝表示,要學習王恢先及其父親王蓉秋不慕虛榮,務實重行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傳承發揚他們立德于家,立身于后人的門風家教,將踐行家風建設與巡察機構職責使命深度融合,助推清廉機關見行見效,讓巡察利劍更顯鋒芒。
沅江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劉偉勇說:“黨員干部要做到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我既要嚴格要求自己,也要擔負起管好家人和下屬的責任,為建設‘五個沅江’貢獻力量。”

“家風正則黨風正,民風正則政風清”沅江市紀委監委駐市住建局紀檢監察組組長余進喜表示,結合當前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要進一步加強廉潔文化宣傳,通過設立王恢先好家風故事文化欄等形式,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推動黨風政風、民風社風的不斷改善。

“案管室工作內容多、覆蓋面廣、責任重,學習王恢先先生家風故事后,我更要做到立身以學,堅持在干中學、在學中干,不斷提高自身履職能力,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紀檢監察干部。”沅江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譚立霞深有感觸地說。

沅江市民政局人事股股長曾雪軍說:“看了治水專家王恢先的家風故事,深受啟發,立德以仁、立身以學、立言以誠的家風家訓不僅影響著王氏后人,更值得每一位洞庭湖區兒女學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將盡職盡責,服務人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沅江市胭脂湖街道紀工委書記胡璟瑜說,要以身作則營造良好家風,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樹立榜樣,在工作上真抓實干,在正風肅紀上動真格,以好作風贏得群眾認可。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李叢莎表示,作為湖區孩子要像茄子花一般不開虛花、腳踏實地做好工作。作為一名黨員,更要以身作則,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拒絕以權謀私,牢固樹立公私分明、廉潔自律的良好家風。

沅江市瓊湖街道紀委干部邰敏說:“王恢先先生的家訓,既是對家人的具體要求,也是嚴格自律的真實寫照,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榜樣力量。作為一名母親,我要注重言傳身教,教育好子女,樹立良好的家風,給孩子最好的精神財富”

“我們學校的前身便是‘蓉秋小學’,是王恢先先生和他父親王蓉秋先生捐贈創辦的學校。”沅江市瓊湖中學副校長陳代美感慨道,學校將以傳承益陽好家風為主題,認真開展班隊活動、好家風家庭評獎、傳家寶制作等一系列活動,積極探索建設文明校園、培育新時代好少年的有效路徑,讓好家風真正促進師生健康成長。

沅江市茶盤洲鎮紀委副書記呂少宇說:“立身必先立德,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更應該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要求自己,要求家人,遵規守矩從自己做起”
“學習了王恢先的家風故事,我備受啟發,以后在生活要堅持勤儉樸實、求學務實的作風,在開展工作時,要敢于斗爭、善于攻堅克難,充分發揮好派駐監督探頭作用。”沅江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干部葉晶晶表示。
“湖區的孩子,心要像洞庭湖一樣寬闊。”王恢先父親這句話教育了他的孩子們,我也從中深受教育。心中如果只有私利,如何能心懷天下,如何能不忘初心?心要像洞庭湖一樣寬闊,就是心里要裝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這是我們洞庭湖區人應有的胸懷,更是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胸懷。沅江市紀委監委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組組長陶志敏說。
“好家風是清廉沅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沅江市紀委監委將創新學習宣傳方式,通過發放倡議書,開展益陽家風故事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等方式,讓王恢先等益陽好家風故事深入每一位沅江兒女心中,凝聚起全市共同建設好洞庭湖區核心城市的磅礴偉力。”沅江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劉慧峰表示。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