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系統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場監管風險和壓力最大”領域,持續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集中優勢兵力,嚴懲違法行為,服務保障民生,依法查辦了一批群眾身邊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件?,F將部分典型案件公布如下:
案例一、益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某食品有限公司經營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進口冷凍豬肉案
2022年4月7日,桃江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維持益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對某食品有限公司經營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進口冷凍豬肉案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沒收虛假標注生產日期冷凍豬肉(含豬骨)114.94噸,沒收違法所得294.82萬元,并處罰款5439.78萬元,罰沒款共計5734.6萬元。當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起上訴,判決生效。
2021年4月29日,益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在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專項檢查中發現,當事人涉嫌經營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進口冷凍豬肉,當日對涉案產品依法予以查封。經查,當事人于2021年3月12日至2021年4月25日期間共計購入51批次進口冷凍豬肉,期間,當事人對進口冷凍豬肉進行分割作業,在對產品進行包裝時,在其訂制的“凱威食品”外包裝上標注的生產日期均為當事人包裝日當天或次日,而非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標簽上標注的原生產國生產日期,當事人刻意抹除進口冷凍豬肉的真實信息,以不正當方式向當地畜牧水產部門獲取“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相關問題線索已移送紀檢監察部門處置),將進口冷凍豬肉冒充成標注生產日期屠宰的國產冷凍豬肉上市銷售。至案發時,當事人已銷售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進口冷凍豬肉129.3噸,銷售額為294.82萬元,庫存涉案產品114.94噸,庫存涉案產品貨值249.16萬元,當事人違法產品貨值總金額為543.98萬元。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項的規定。2021年7月17日,益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依法作出上述行政處罰決定。
案件點評:疫情期間,進口冷鏈食品應當嚴格管控。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既嚴重危害食品安全,又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主觀惡意明顯,經營數額巨大。市場監管部門對當事人依法作出罰沒金額高達5000多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并先后經歷了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均由復議機關、審判機關予以維持,彰顯了黨和政府堅持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和懲治危害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堅定決心。市場監管部門還通過召開“行紀刑”聯席會議,及時向紀檢監察部門移送相關案源,體現了“行紀刑”銜接的工作要求。該案是益陽市食品安全領域近年罰沒金額最大的案件。
案例二、益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某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充裝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案
2022年1月25日,益陽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其已實施充裝的66只液化石油氣瓶中含有22只已超過檢驗合格有效期限,執法人員調查取證后,當場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充裝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并對該批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實施了查封。另查明,當事人在1年之內因同一性質的違法行為受過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
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益陽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公司依法作出罰款12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件點評:自益陽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以來,氣瓶使用安全一直是工作重點,也是今年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中重點部署的內容之一。開展氣瓶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是當前及今后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大執法打擊力度,對非法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實施最嚴厲的處罰,壓實充裝單位安全主體責任。
案例三、益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某裝飾裝修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銷售未經強制性產品認證和檢驗不合格的產品案
2022年2月15日,益陽市市場監管局在開展市場監管領域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行動中,對益陽市市級人才公寓項目配套安裝的燃氣灶具和快速熱水器進行了現場檢查。因當事人作為供貨商無法提供有效的3C認證資料,執法人當即對上述燃氣器具進行抽樣取證,經委托檢驗為不合格產品。該局隨后立案調查,責令當事人將不合格的燃氣器具全部拆除,重新為益陽市市級人才公寓更換合格的燃氣器具,并依法將不合格的燃氣器具予以查封。經查,當事人從市外某建材店購進某品牌燃氣灶具和快速熱水器各100臺,進價分別為480元/臺、648元/臺,再分別以749元/臺、800元/臺的價格銷售并安裝至益陽市市級人才公寓項目,貨值金額為15.49萬元。另查明當事人的上級經銷商系通過淘寶平臺低價采購,涉嫌為假冒產品。因相關當事人已涉嫌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該局依法于4月11日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案件點評:燃氣器具產品質量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使用劣質燃氣器具除了質量得不到保障外,甚至有可能引起燃氣泄漏、爆炸、火災等安全風險。積極開展燃氣器具安全排查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銷售偽劣不合格燃氣器具產品行為,不僅能加強燃氣安全監管,消除事故源頭隱患,還能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對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也進一步震懾了不法分子。
案例四、大通湖區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某鮮果零食店涉嫌未履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行為案
2022年1月12日,大通湖區市場監管局在開展“2022年年關守護”和疫情防控工作檢查中,發現當事人經營場所未設置進口水果銷售專柜,正在銷售的冷藏進口水果“zespri? 獼猴桃”“車厘子”“泰國龍眼”未加貼“湘冷鏈”追溯碼,“湘冷鏈”系統平臺也無記錄,無法提供進口水果供貨商經營資質、進貨票據、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海關報關單等證明文件,執法人員責令其限期整改。大通湖區市場監管局在后續檢查中發現當事人仍未停止違法行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大通湖區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依法作出罰款 1.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件點評:進口冷鏈食品是新冠病毒的重要傳播途徑,對進口冷鏈食品采取溯源、消毒等措施,是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措施。該案對當事人起到了教育約束的作用,同時也對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起到了警示督促作用,為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五、益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某電器有限公司利用虛假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案
2021年11月9日,益陽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線索對當事人“雙十一”商品促銷活動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對電器商品進行促銷時,標稱的商品原價涉嫌虛假。經查實,當事人自2021年11月3日起,先后通過促銷宣傳單和微信公眾號對其經營的20種電器商品進行宣傳。2021年11月11日,當事人在其經營場所內開展“雙十一”家用電器商品半價搶購促銷活動。經執法人員查詢當事人結算系統,發現有17種商品宣傳以及標示的原價均高于此次促銷活動前7日內的銷售價格。當事人開展的“雙十一”半價搶購促銷活動,共成交52單,銷售額為6.03萬元。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屬于《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第七條第一項規定的虛構原價的價格欺詐違法行為。依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的規定,益陽市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依法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件點評:當事人為吸引消費者購買以及增加銷售額,在“雙十一”期間開展商品促銷活動,虛高標注原價,實施所謂的“半價”促銷活動,來欺騙、誘導消費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破壞了正常的市場價格競爭秩序。該案嚴厲打擊了利用“雙十一”促銷活動,欺騙、誘導消費者的違法經營行為,有效規范了市場經營秩序。
案例六、安化縣市場監管局查處的某液化氣有限公司對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進行充裝案
2021年8月11日,安化縣市場監管局會同安化縣住建局燃氣辦、安化縣交通局執法大隊進行聯合執法檢查,發現當事人使用一臺車牌為桂C96323的中型欄板貨車運輸有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共68個,其中報廢氣瓶8個,超過檢驗期限的氣瓶54個,非自有產權的氣瓶6個,并于當日20點至21點30分之間,對上述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在其氣庫進行充裝。該局依法對上述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采取扣押行政強制措施并對當事人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違法充裝行為。2021年9月27日該局再次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仍對非自有產權的氣瓶進行充裝。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安化縣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并依法作出罰款12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件點評:安全無小事。氣瓶是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特種設備。作為氣瓶充裝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的規定,禁止對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進行充裝?!拌F拳”行動開展以來,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全面深入排查消除安全隱患,有效的懲處和打擊了該領域的違法行為,規范了液化氣充裝行業。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