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村里成立合作社后,有專人收購,再也不愁家里的芥菜賣不出去了!今年我種植了50多畝芥菜,一畝能收割芥菜5000斤,畝產利潤不少于3千元。”近日,家住沅江市草尾鎮勝天村的芥菜種植大戶陳建新望著一排排晾曬的芥菜,欣喜地向前來走訪的紀檢干部介紹。
2023年,沅江市草尾鎮勝天村憑借“勝天菜心”成功入選湖南省“一村一品”重點村,產區利益連接108戶,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30多個,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今年來,沅江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首責,以“三湘護農”專項行動為總抓手,緊盯特色產業發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及群眾迫切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下沉一線開展專項監督檢查,不斷強化“三項舉措”,為守護富民產業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協同治理,形成監督合力。綜合運用“入村親農”調研督導、“駐場解剖麻雀”“互聯網+監督”等方式貫通協同形成監督合力,提升監督質效。沅江市紀委組織班子成員帶隊赴該市12個鄉鎮(街道)24個重點村開展入村親農調研督導活動,召開屋場會28場次,深入225戶群眾家中詳細了解惠農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收集問題建議40個,撰寫調研報告10份。沅江市紀委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分別成立駐場檢查組,對資金量大的3個鎮(街道)3個村(社區)開展為期10天的“駐場解剖麻雀式”聯合會診,深度查剖并督促整改問題54個,移送問題線索2條,立案3人。截至目前,共開展鄉村振興領域專項監督126次,發現問題160個,已督促完成問題整改160個。依托“互聯網+監督”平臺,隨時隨地對民生資金項目、精準扶貧、村級財務公開等進行監督,督促職能部門加強協作聯動信息共享,今年來辦理平臺大數據比對疑似問題線索2220條,清退資金25500元,問責8人。
瞄準重點,實施精準監督。緊盯農村集體“家底子”,針對侵吞集體資產、侵占集體資源、貪污集體資金等違法行為和突出問題組織沅江市193個村(社區)開展自糾自查,嚴肅查處共華鎮華興村村干部挪用村集體資金違規旅游問題,對該村4名村干部給予黨紀政務處分,追回資金3.4萬元,并對該鎮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追究監管責任。緊盯耕地“兩非”問題圖斑整改,采取“因地制宜、一斑一策”原則,全力推動相關部門和單位抓緊整改,守護好國家“糧袋子”安全。緊盯涉農項目督促職能部門開展全面排查,發現并整改問題5個。今年以來,對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立案42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3人,組織處理131人,留置2人,追繳資金254.93萬元。
整章建制,注重標本兼治。為做好標本兼治的結合文章,沅江市紀委監委突出運用觀看警示教育片、下發案件通報、參加旁聽庭審等方式開展警示教育。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深入挖掘個案背后的共性問題、制度缺陷和監管漏洞,對監督檢查、案件查辦中發現的職能部門制度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問題,制發紀律檢查建議書和監察建議書11份,監督推動行業部門建立健全《沅江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辦法》《沅江市耕地保護責任追究辦法》等制度文件7項。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