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專心,做事要小心,事業要有恒心,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全家人才能開心。”3月30日,在桃江縣組織130余名黨政“一把手”配偶開展“好家風·好傳承”主題活動上,領導干部家屬代表們紛紛分享自己的“勤廉寄語”。
家風關系黨風、連著政風、影響民風。近年來,桃江縣紀委監委堅持把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重要舉措,作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和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做好傳承,因地制宜打造廉潔家風教育陣地,推動廉潔教育融入家庭生活,扎實筑牢反腐倡廉家庭防線,以廉潔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
借古鑒今 傳承優良家風
“不要因為我是總理,你們就自認為自己有什么特殊,造成不好的影響,你們要嚴格地要求自己……”此次“好家風·好傳承”主題活動,組織在場的所有領導干部配偶共同觀看了《榜樣——周恩來的故事》電視專題片,通過聆聽周總理身邊人的講述,讓大家深入了解到家風建設的重要性,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千百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一代代家庭長輩的言傳身教和家風傳承,深入到后代人的血脈中。為此,桃江縣紀委監委推動“清廉家庭”與其他清廉單元建設深度融合,立足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充分挖掘蘊含其中的優良家風,將廉潔家風、廉潔文化建設與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優秀傳統文化和鄉風民俗等相結合,先后打造莫應豐書屋、子清家風館、清廉鄉村大華村、花橋港村、天問書院等教育陣地,“串點成線”繪制紅廉“地圖”,運用文物古跡、圣人先賢、文化經典中的廉潔思想,豐富廉潔文化內涵,引導全縣黨員干部和群眾從中汲取養分,推進崇德治家、清風傳家。
為確保主題活動真正取得實效,該縣紀委監委在活動前,面向全縣共征集到114條家規家訓和86封清廉家書,為主題活動進行預熱,并挑選出10條優秀家規家訓在活動現場進行表彰,對優秀家書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進行展播。
活動中,通過組織簽訂承諾、發出廉潔倡議、贈送廉禮、觀看廉劇的方式,讓每一位參加活動的黨員干部配偶共享“清廉大餐”。同時,引導所有參加活動的配偶在紙片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將其張貼在會場設立的“好家風·好傳承”六個大字擺件中,代表自己和家庭做出廉潔承諾。
嚴管嚴治 筑牢廉潔防線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緊盯“關鍵少數”,充分發揮家庭在推進廉潔家風建設中的作用,連續4年舉辦家庭助廉主題系列活動,引導全縣領導干部家屬當好“廉內助”,配合做好“八小時外”的全方位監督,通過廣大黨員干部家屬帶動家庭成員,進一步增強“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的紀律意識,筑牢“組織+家庭”的雙重防線。
與此同時,將家風建設融入警示教育,通過廉潔文化示范點創建、拍攝制作《警醒2023》警示教育片、常態化開展廉政談心談話、利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通報等方式,深刻剖析家風不正典型案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及其家屬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良好的家風是拒腐防變的第一道防線,作為家屬我深刻認識到‘家庭助廉’的重要性。今后,我將經常性提醒自己以及我丈夫以黨紀國法約束自己的言行,多吹廉潔‘枕邊風’,多念紀律‘緊箍咒’,切實筑牢家庭廉潔的‘防火墻’,當好‘廉內助’。”參加完活動后,該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建平的愛人向蕓珂說道。
講好故事 涵養文明新風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希望你不驕不躁、保持本心、勤勉奮發,以自己的努力和對工作的熱情,扛起家庭的責任,擔起社會的責任……”這是桃江縣紀委監委開展“廉潤竹鄉”主題廉潔文化作品大賽中的一封清廉家書。
征集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踴躍投稿,共征集到短視頻作品6個、平面作品12個、書畫作品15個、清廉家書86封,在全社會樹立良好風尚。
家風建設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成效無法一蹴而就。該縣紀委監委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開展家風故事展播、“家風故事”親子閱讀、征集清廉家書和家規家訓、拍攝微視頻等形式,持續講好家教家風故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將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帶頭廉潔治家、廉潔從業、廉潔從政。
同時,組建縣級家庭教育講師團,聯動社會組織開展家庭家風家教專題巡講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鄉村,舉辦家庭教育宣傳講座25場,受眾達2萬余人,引領廣大家庭在活動中不斷厚植清廉底蘊。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我們將持續把家風建設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探索宣傳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以好家風涵養黨風政風,以家庭廉潔溫潤社會清廉。”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