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桃江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組織50余名黨員來到張子清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優良家風共傳承”主題活動,引導全體黨員自覺傳承紅色文化,立足崗位干事創業,為公路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治國本于齊家,而教家亦猶教國”,講解員首先帶領大家重溫了張氏家風家訓,從“架橋修路、討袁護國”,到“三營長神兵天降、張師長獻鹽”,再到“病榻受命,堅守井岡山”,展現了張子清烈士的生平事跡,領悟了張氏一族“赤膽忠心、堅定信念、大義無私、忠誠于黨”的優良紅色家風。
隨后,大家走進紅色文化教育廳參觀學習。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一張張歷史老照片,一件件館藏文物,仿佛擁有了生命,使大家穿越歲月長河,身臨其境地走進那段硝煙彌漫、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歷史,體悟革命先輩的初心。
活動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家風不僅僅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更是能夠影響黨風、政風、民風好壞的大事。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將傳承清廉家風,弘揚清風正氣,遠離貪欲之害,建設和諧家庭,以廉潔從業和家風建設的實際成效為全縣公路事業穩健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今年以來,桃江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堅持深化家風教育,注重挖掘本單位的優秀典型和先進事跡,要求干部職工要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凈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教育家人遵紀守法、清廉自守。通過發放倡議書、談心談話等多種形式常態化開展“家庭助廉”活動,強化家庭與組織的溝通聯系。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網絡學習平臺,推送警示案例、廉政文化、黨規黨紀、先進典型、傳承好家風等信息,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桃江縣公路養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