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阮占江 帥標 通訊員 趙彩蓮
"
“成績只是基礎,榮譽鼓勵前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近日,《法治日報》記者在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司法局桃花江司法所見到李獅時,他正在和同事討論調解案卷。
"
調入桃花江司法所之前,李獅在鲊埠、大栗港等偏遠鄉鎮工作了27年。多年來,解答法律咨詢、提供法律服務2000多件次,自備法治教育輔導材料5萬余字,為中小學生授課40多場次,為鎮村干部授課50多場次。先后獲得“全國模范司法所長”“湖南省優秀人民調解員”“益陽市‘創新型、實干型、擔當型’干部”“益陽市政法英模”等40項榮譽稱號。不久前,他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
讓李獅在當地出名的,主要是人民調解員身份。“調解表面上解決的是‘事’,實際上是調解‘人’,把人說通了,事情自然就好辦了。”李獅說。在基層工作實踐中,他不斷摸索、積累矛盾糾紛調處經驗,騎著自行車、摩托車在鄉野和山旮旯里穿梭,27年來成功調處疑難矛盾糾紛1800多件,有效預防了多起民轉刑案件的發生,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召開“家庭會”是李獅多年來調解矛盾的制勝法寶,可以起到調解一起、教育一方的效果。有一次在灰山港鎮,一對70多歲的老人雖然膝下有10個子女,卻沒有1人愿意贍養老人。李獅把老人子女全部叫回來開“家庭會”,給他們上了一堂嚴肅的感恩父母養育課。課還沒上完,老人的3個兒子現場給父母道歉,稱意識到自己錯誤,當場簽訂贍養協議。
"
9月6日是桃江縣老年大學開學報到的日子,李獅和同事來到現場開展反詐宣傳,用身邊的真實案例提醒老年群眾提高法治意識和防騙識騙能力,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
作為一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李獅還經常深入村莊社區、田間地頭開展法治宣傳,通過“送法下鄉”“以案釋法”等多種形式建立大普法格局、著力豐富普法載體。多年來,李獅堅持入社區、入村,將法律語言轉化成老百姓聽得懂的話,通過各類普法活動的開展,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依法辦事的社會氛圍愈加濃厚。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