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六十載星月流轉,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造的“楓橋經驗”,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枝繁葉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
益陽各地緊緊依靠群眾探索創新,創造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益陽做法、益陽經驗,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益陽法治益陽。《益陽政法》特推出【“楓橋經驗”在益陽】專欄,講述基層治理的鮮活故事,展現基層治理的先進經驗。
"
益陽市沅江市新灣鎮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途徑,創新“網格內調、三級聯調、部門協調、鄉風微調”四調工作法,各類矛盾糾紛和民生訴求實現“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更好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2021年榮獲益陽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示范鄉鎮、益陽市平安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22年榮獲益陽市信訪工作示范鄉鎮。
"
聚合力,創新“網格內調”
"
“五個到戶”解民憂。通過“五個到戶”黨建活動6253戶走訪全覆蓋,及時掌握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實現矛盾糾紛早排查早發現早調解,推動矛盾糾紛處置端口前移,就地化解。
"
“線上服務”提質效。整合網格員、調解員、輔警、治保主任、志愿者力量,通過“網格+‘網小格’微信小程序”開展矛盾糾紛屬地化解。群眾信訪訴求出村、出鎮現象大幅下降,“線上”反映受理,“線下”迅速分流處理,“線上”結果反饋新循環流程形成。近三年來通過“網小格”解決群眾訴求2953起。
"
“閉環運行”促和諧。探索閉環管理制度創新,初步建立起“網格員收集需求建議+村集體研究決策+定期向鎮黨委政府匯報+及時向群眾細致說明”的閉環機制,創新實施“屋場茶話會”“鄉賢調解”“問計老支書”等舉措,為廣大群眾提供現場咨詢135人次、現場調解18起、現場裁決11起,真正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
優治理,做實“三級聯調”
"
建立層級管理機制。成立由組、村、鎮三級人民調解網格化管理隊伍,實行組、村、鎮網格員全覆蓋的網格化管理矛盾糾紛排查,搭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調解組織網絡。
"
建立逐級報告機制。全鎮165個小組通過網格員第一時間掌握矛盾糾紛訴求信息并及時化解,不能解決的逐級報片區網格長、治保調解主任和總網格長村支部書記,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村內,形成先組、后村、再鎮級調處的逐級報告機制。
"
建立包案調處機制。將糾紛具體落實到人,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牽頭領導、定責任單位、定責任人、定辦結時限;包調處、包跟蹤、包反饋。近三年來共計調解案件317件,成功308件,成功率97.16%,引導司法程序處理9件。
"
強聯動,推進“部門協調”
"
注重壓實責任嚴獎懲。落實矛盾糾紛調解責任制,實行月考評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嚴格獎懲兌現,每月考評一次,不合格的及時通報批評,年終按責任書考核規定扣除相應分值,不得評先表模。
"
注重分析研判勤調度。每周根據城鄉末端社群感知平臺數據分析情況,組織鎮綜治辦、熱線辦、司法所、派出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等部門召開形勢分析會、調處調度會,部門聯動化解矛盾糾紛,近三年來根據平臺反饋情況針對性開展業務培訓和調處調度28次,及時、快速、有效處理各類糾紛隱患138起。
"
注重便捷高效優服務。鎮、村兩級建設集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于一體的綜治中心8個,建立工作聯動、矛盾聯調、問題聯治、平安聯創“四聯”工作機制,近三年來提供心理服務、法律援助、網格服務等服務265起。
"
重引導,借力“鄉風微調”
"
強化典型示范。著力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除陋習、樹新風”活動,挖掘身邊的好人好事,評選“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17個,有效引導群眾向善向好。
"
強化文明實踐。推進紅白理事會等規范建設,建立紅白理事會7個,進行文明勸導135次,使勤儉節約、孝老愛親、厚養薄葬等文明風尚得到弘揚和彰顯。全力推進平安“益”起來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近三年來開展道路交通勸導、心理咨詢、矛盾糾紛調處、法律咨詢服務活動509次,參與人員2058人次。
"
強化道德引領。通過德治教化促進群眾相互教育感化,形成新灣鎮社會本質安全。建檔8615個,開展道德積分評定,實現建檔率、事跡錄入率100%。以德服人、文明鄉風的形成大力促進矛盾糾紛快速化解。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