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
"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重大部署的開局之年。
"
在銀城益陽,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煥發勃勃生機,成為“平安益陽”的一張金名片。
"
"

"
"
益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朝陽派出所民警聯合轄區保安隊伍開展群防群治巡邏。黃順 攝
"
12月5日,全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暨調解工作會議召開,益陽市載譽而歸,獲評全省新時代“楓橋經驗”三個先進典型:資陽區委政法委探索形成“網小格”矛盾糾紛全周期管理工作法、沅江市新灣鎮探索形成“四聯四調”工作法、桃江縣高橋鎮探索形成婚戀糾紛“有話好說”解紛工作法。這些部門和地方通過矛盾糾紛源頭治理,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
讓我們通過這三個故事,走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看看他們是如何破解一個個基層治理難題,架起一座座連接黨心民心的連心橋。
"
資陽區委政法委——
"
織牢安全網格,構建“一網雙向三端”新體系
"
【矛調故事】
"
“放心,你的問題,法院肯定會給出一個公正的判決,維護你的正當權益。”8月31日,在資陽區長春經開區司法所工作人員的耐心疏導下,楊某坤終于決定拿起法律武器,結束這場扯了兩年多的“麻紗”。
"
"

"
"
益陽市資陽區茈湖口鎮司法所干警在調解民間借貸糾紛。王庭 攝
"
楊某坤與赫山區龍光橋街道居民陳某清因家庭裝修工程款結算引發糾紛,楊某坤索要2年多未果,無奈打了110報警。8月7日,資陽區長春經開區工作人員排查走訪后得知此事。因該矛盾糾紛涉及赫山、資陽兩地,工作人員及時將該矛盾糾紛信息錄入“網小格”。通過“網小格”層層上報,多方聯動,調查協調,最終將該矛盾成功引導進入法律程序,避免了極端案事件的發生。
"
【經驗觀察】
"
基層調解力量不足,資源下沉不夠,智能感知不靈等是基層矛調工作的難點。如何破解難題,提升矛調工作的精細化、現代化水平?
"
資陽區創新“線上+線下”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依托“網小格”構建“一網雙向三端”矛盾糾紛全周期管理體系。
"
一網統管,筑牢“主陣地”。高位推動做強一張網。區委政法委、區紀委監委和區政府辦聯合推進網格微信群建設,建立統一的“網格編碼表”,依托315個基礎網格建立347個微信群,做到“一網格一群、一戶一人”,現已入群10萬余人,實現全覆蓋。整合力量做實一張網。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班子成員兼任總網格長、網格長,組織社區民警、駐村輔警、人民調解員、婦女主任、治安主任等與網格員加強聯動配合,推動497名調解員入駐“網小格”,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強化保障做活一張網。組織制定工作方案、流程機制和考核細則,每年召開工作點評會,通報典型案例,表彰優秀、獎勵先進,激活基層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
雙向聯動,完善“責任鏈”。縱向聯動,推動上下貫通。群眾或網格員通過“網小格”上報矛盾糾紛后,平臺即時向所屬網格長派發指令,明確處置責任,對相對簡單的,由調解員協調化解;對比較復雜的,由村級組織多元化解;對事權不在村(社區)或疑難復雜的,形成“工單”向鄉級矛調中心申請統籌解決;對涉及“三跨三分離”的,申請提級辦理,確保將矛盾風險化解在本地本區域。目前,群眾通過“網小格”上報矛盾糾紛269件,基層工作人員排查上報465件,化解率達95%。橫向聯動,實現部門融合。建立“網小格+區長熱線+紀委監督+綜治督導”工作機制,在區鄉村三級分別設立矛調中心(室),為相關職能部門配置789個“網小格”管理賬號,“線上”融合相關部門單位,并將辦理績效納入平安建設考評,壓緊壓實部門責任。
"
“三端”融合,構建“指揮部”。“決策端”科學預判風險。對矛盾糾紛,運用“民轉刑防范”模型,組織公安、司法、衛健、人社等部門數據進行碰撞分析,運用人工智能進行風險畫像,主動發現問題、短板。“管理端”高效共享資源。將“網小格”與綜治平臺、網格化系統、人民調解平臺、社會治安風險預測預警防控平臺實現業務與數據貫通,更好實現資源共享。“用戶端”優質服務群眾。依托“網小格”打造區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矛調“指揮中樞”,構建“一個指揮中心、9個指揮分部、三級調解聯動、多方力量參與”的“1+9+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將矛盾糾紛“一站式”調解工作嵌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全流程,創新群眾點單、平臺派單、部門辦單、紀委督單、群眾評單“五單”工作法,現已向區人民法院、區自然資源局、區供銷社、鄉鎮(街道、經開區)發出交辦函和整改函9件,交辦矛盾糾紛20余件,成功調處了一批可能發生“民轉刑”風險的事件,防止了矛盾糾紛風險上行外溢。
"
通過“一網雙向三端”,一大批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及時高效處理,實現了矛盾糾紛調處層級提升和工作重心下降、干部作風提升和群眾投訴下降、基層治理效能提升和社會運行成本下降“三升三降”。
"
沅江市新灣鎮——
"
探索四聯四調,打造“楓橋經驗”新模式
"
【矛調故事】
"
今年春,新灣鎮橋北村陳家組、椏杷組召開了兩場特別的屋場懇談會。鎮綜治中心、相關責任部門、村干部、老黨員廖某、退休老干部廖某以及村民們悉數到場,就魚塘承包產生的分歧各抒己見。
"
"

"
"
沅江市新灣鎮橋北村召開屋場會,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蒲群玲 攝
"
就在前幾日,兩組村民因魚塘承包引發矛盾糾紛。村總網格長迅速帶領村干部、黨員代表、網格員組長進入村組,在家門口調解矛盾。沒想到雙方各持己見,難以達成一致。為避免矛盾擴大,村總網格長將此事上報該鎮綜治中心,中心組織了司法所、派出所、自然資源辦和村委領導,并聯絡村里德高望重的老黨員廖某、退休老干部廖某等人,到現場開展矛盾糾紛聯合調處。又分別在兩個組召開群眾屋場會,干部和鄉賢一起出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僅用5天時間,雙方握手言和,糾紛徹底化解。
"
【經驗觀察】
"
矛盾糾紛要發現在苗頭、化解在基層,關鍵在人。
"
益陽沅江市新灣鎮積極探索出“四聯四調”新模式,提出“網格聯排就地調、部門聯動線上調、鄉風聯治自家調、三級聯防聯合調”,運用多種方式調動人的力量,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高效化解。
"
網格聯排就地調。開展“黨建+上門”服務,通過“五個到戶”“村(居)民聯系服務群眾”等黨建活動,落實走訪全覆蓋。完善“網格+三長”網絡,統籌基層治理和行業管理力量,成立鎮、村、組三級人民調解網格化管理隊伍,搭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調解組織網絡。健全“收集+處置”機制,建立“網格員收集―村集體研究―鎮黨委決策―群眾及時反饋”的矛盾糾紛閉環調處機制,將矛盾糾紛處置端口前移、就地化解,近三年來,提供心理服務、法律援助、網格服務等265起。
"
部門聯動線上調。在鎮、村兩級成立集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于一體的綜治中心8個,建立“工作聯動、矛盾聯調、問題聯治、平安聯創”工作機制。組織鎮綜治辦、熱線辦、司法所、派出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等部門,成立矛盾糾紛聯動聯調工作組,每周根據城鄉末端社群感知平臺數據,分析矛盾糾紛新情況、新苗頭、新趨勢。推廣“網格+‘網小格’”微信小程序,規范“反映受理―分流處理―結果反饋”工作流程,通過線上開展矛盾糾紛化解,群眾信訪訴求基本實現就地解決。
"
鄉風聯治“自家”調。利用“熟人鄉里、鄰里相親、威望鄉賢”鄉風,廣泛開展屋場茶話會、農田板凳會、鄉賢斷案會、問計老支書等矛盾糾紛調解模式,通過以真情換真心舉措,實現“一家人辦一家事、鄰里和諧一家親”目標。指導村(社區)制定和執行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建立網格民主協商議事點等民主自治議事機構,成立紅白理事會,倡導勤儉節約、孝老愛親、厚養薄葬等文明風尚。在村(社區)廣泛開展道德積分評定,道德檔案建檔率、事跡錄入率100%,評選“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通過“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除陋習、樹新風”,有效引導群眾向善向好。
"
多級聯防聯合調。壓實責任嚴獎懲,做實下訪嚴管控,夯實包案嚴調處,通過“四定”“三包”(定牽頭領導、定責任單位、定責任人、定辦結時限,包調處、包跟蹤、包反饋),提高矛調實效。近三年來,該鎮共調解案件317件,成功308件,成功率97.16%,引導司法程序處理9件。
"
桃江縣高橋鎮——
"
健全聯動機制,構筑“有話好說”新陣地
"
【矛調故事】
"
高橋鎮橫馬塘村村民黎某與曹某夫妻倆因家庭瑣事發生口角,丈夫黎某對妻子曹某進行毆打、辱罵。曹某忍無可忍,提出離婚,到高橋鎮婦聯上訪。
"
該鎮婦聯接訪后,立即啟動婚姻家庭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通過“有話好說”婚調工作室,從鎮人才庫中抽調婚調志愿者共同商議化解方案。最終決定打好鄰長“人情牌”、志愿者“親情牌”、專業人員“法律牌”來化解這起婚姻家庭矛盾糾紛。
"
"

"
"
桃江縣高橋鎮千秋村召開屋場會,村民代表聽取意見建議。何婷 攝
"
高橋鎮婦聯組織了鎮綜治辦、司法所專業人員及婚調志愿者、橫馬塘村委、又聯系了黎某的鄰長,大家坐下來敞開聊,說情的說情、講理的講理、普法的普法。黎某認識到錯誤,夫妻雙方達成諒解,關系和好。
"
【經驗觀察】
"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高橋鎮卻通過多方聯動、閉環化解、多維預防三大機制,打造“有話好說”品牌化調處陣地,巧辦“家務事”,讓婚姻家庭糾紛“難事不難”。
"
“家務事”誰來管?
"
該鎮多方聯動——配強“三長”骨干力量。從每5-15戶群眾選出1名村民代表為“鄰長”、每個村民小組選出1名“組長”,幾個小組連成一片,由一名村干部任“片長”。充分發揮“三長”民情聯絡員作用,時刻關注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火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廣泛動員群眾力量。依托“湘妹子能量家園”,通過積分管理,引導“兩代表一委員”“五老人員”、律師、鄉賢、婦聯執委等志愿者兼任婚調員,組成“有話好說”婚調志愿者隊伍。對參與調解的志愿者給予固定的履職積分和不固定的派單式積分,調動積極性。發揮專業調解力量。長期聘請2名法律顧問,整合律師、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專業人員11名,為全鎮婚調提供專業咨詢、指導和援助。建立人才信息庫,根據人才特長,分類建立婚姻家庭糾紛、土地糾紛、贍養糾紛等類別的調解隊伍。
"
“家務事”怎么管?
"
一靠閉環化解,二靠多維預防。
"
高橋鎮成立了高橋鎮“有話好說”婚調工作室和婦女維權工作站,建立“鎮婚調工作室受理、婚調志愿者進行處置、鎮婦聯督辦、群眾對處置情況進行反饋、婦聯執委進行回訪”的全鏈條閉環化解機制。對于婚姻家庭現場糾紛,由網格長、黨小組長組織鄰長、婚調志愿者進行調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現場解決不了的,由村委組織婦聯主席、輔警、鄉賢以及志愿者進行調解,實現“大事不出村”;特別復雜的報“有話好說”婚調工作室,抽調專業人員、婚調志愿者綜合調處,實現“矛盾不上交”。定期回訪調處結案糾紛對象,做好情感修復,鞏固婚調成果,真正實現調處有力度,回訪有溫度,提升群眾滿意度。近三年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和勸返率達81%。
"
減少婚姻家庭糾紛,要從源頭化解。高橋鎮建立常態化宣傳機制,舉辦法治宣講屋場會、家庭教育講座、家風故事分享會等活動,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推出常態化排查機制,通過入戶走訪、屋場夜話、微信聯系等方式,全面深入摸底排查、登記,做到“戶戶進、人人訪”,實現“預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調解前”。創新常態化選引機制,把家庭建設納入村規民約內容,開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評比,今年來培樹各類優秀典型家庭20余戶。通過樹典型,強示范,和諧之風暖萬家,有效減少了婚姻家庭糾紛。
"
風景背后
"
提高站位布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
益陽市委、市政府嚴格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對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指示要求,高站位統籌謀劃,高起點整體布局,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益陽建設。
"
市委、市政府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平安益陽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智慧益陽”建設、文明城市創建、鄉村振興戰略和全市高質量發展重要內容。先后出臺《關于推進全市社會治理創新的實施方案》《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關于深入推進基層群眾自治的實施意見》。成立市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和8個專項組,形成了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平安建設工作體系。
"
"

"
"
益陽市探索建立全市社會治安風險預測預警防控考核智能化平臺。劉首青 攝
"
組織召開平安建設暨試點工作推進會,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先進單位創建活動,組織編寫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培育了一批高質量現場點,在全市廣泛宣傳推介,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以點帶面作用。
"
各地“比學趕超”,因地制宜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益陽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2023年,益陽市在全省公眾安全感民意調查中得分93.75分,同比提高0.33分,創歷史新高。截至11月底,今年益陽市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案件17266個,調解成功案件16505件,調解成功率95.6%。
"
一個個躍動的數字,折射出“想方設法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執政智慧,彰顯出“把民生小事作為頭等大事”的為民情懷。
"
面對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這道必答題,益陽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胡安邦堅定表示:“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放大‘楓橋經驗’示范引領效應,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勇扛使命、銳意進取,不斷把治理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推進‘楓橋經驗’在益陽大地落地生根,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貢獻益陽力量。”
"
潮平岸闊帆正勁,乘勢開拓譜新篇。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使命。未來的益陽,將與時俱進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大力提升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讓“楓橋經驗”的“益陽樣本”持續煥發出新的光彩。
"
"

"
"
(原載《湖南日報》2023年12月21日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