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六十載星月流轉,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造的“楓橋經驗”,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枝繁葉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
益陽各地緊緊依靠群眾探索創新,創造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益陽做法、益陽經驗,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益陽法治益陽。《益陽政法》特推出【“楓橋經驗”在益陽】專欄,講述基層治理的鮮活故事,展現基層治理的先進經驗。
"
近年來,桃江縣充分發揮各部門優勢,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載體,推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取得實效。桃江婚調工作得到了各級的高度重視,中央、省、市媒體20余次采訪報道桃江婚調工作,中央電視臺12頻道《小區大事》欄目進行了專訪,推出了一期40分鐘的節目。
"
強化“陣地+制度”,健全多方聯動機制
"
完善維權陣地建設。縣委政法委、縣婦聯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婚姻家庭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明確縣委政法委牽頭,婦聯、司法、民政等部門成立婚調委,組建了桃江縣“有話好說”婚姻家庭糾紛調適中心。247個行政村(社區)建立婦女維權站,通過發揮3000余名基層婦聯執委作用,在村級常態化開展巾幗志愿服務、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
"
加大部門聯動力度。發揮婚調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凝聚全縣部門力量參與到防范化解婚姻家庭糾紛工作中來,形成各司其職、對接有序、協作聯動的工作格局。縣委政法委將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核指標和綜合網格服務管理。縣婦聯發揮聯系家庭和婦女群眾的優勢,壯大志愿調解員隊伍,推動資源有效整合。司法部門積極開展婚姻家庭法律法規普法宣傳,提供維權咨詢服務和法律援助,加強業務培訓和指導等。
"
暢通線上服務平臺。暢通維權服務熱線,在婦聯微信公眾號開設“網上12338”“婚姻家庭”等維權專欄,認真接待登記婦女群眾來信來訪來電,扎實開展調查核實,協調、督促相關部門積極辦理,每年接待來信來訪來電40余件次,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答復。
"
聚焦“專業+創新”,健全多元調解機制
"
實施專業化管理。縣婚調中心配備律師、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專業人員31人。積極發揮“兩代表一委員”“五老人員”和律師等專業人員作用,定期舉辦婚姻家庭糾紛有關業務培訓,先后10余次組織婚調志愿者們赴岳陽、望城等地學習,舉辦培訓20余場,受訓300余人次。婚調項目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進行專業化運營,對志愿者實行積分管理,每月定期通報,適當獎補,真正實現了桃江婚調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
"
創新工作模式。桃江縣創新開展婚調“三網三訪”模式,鞏固婚調成果顯著。三年來,婚調中心共接待欲離婚夫妻3675對,調和1139對,勸回1176對,指導協議離婚申請登記1360對,調和勸回率為63%,解答咨詢服務4108人次,98%以上回訪對象表示滿意。“三網三訪”模式獲評湖南省“巾幗暖人心”十佳維權創新項目。
"
推動訴前調解。桃江縣婚調中心與縣人民法院聯合組建了家事法庭,30余名婚調志愿者成為編外“法官”,對部分離婚起訴案件進行訴前調解,調解結果由法院出具法律文書。目前,縣人民法院移交78件離婚案件,訴前調和38對。
"
注重“宣教+走訪”,健全多維預防機制
"
加強法治宣傳。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以及維權站、婦女兒童之家等實體陣地,大力宣傳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引導依法處理矛盾糾紛。開展“三八”維權周、反對家庭暴力等主題集中宣傳教育活動,使更多的婦女和家庭注重自覺提升法律素養,善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
積極走訪排查。充分發揮基層婦聯執委、巾幗志愿者等作用,通過采取走訪、電話尋訪、微信工作群聯系等各種方式,全面深入了解生活困難、留守等重點家庭情況,緊盯婚姻家庭矛盾引發的糾紛,做到“戶戶進、人人訪”。全年共摸排重點兒童66人,重點婦女70人,重點家庭48個,落實結對幫扶措施的180余人。
"
建設和諧家庭。全縣各級婦聯組織深入推進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等特色家庭創建,開展家庭教育講座、家風故事分享會、感恩母親節等活動,加強示范引領,有效減少婚姻家庭糾紛。近兩年來,培樹各類優秀典型家庭90余戶,2戶獲全國最美家庭,3戶獲評省級文明家庭、最美家庭,25戶獲評市級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等。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