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湖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名單,湖南益陽南縣成功獲評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這是南縣縣委、縣政府抓住全面依法治國重點任務,扛牢主體工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部署形成的生動實踐。

"
擰緊“責任閥門”
"
法治建設實現齊抓共管
"
“關鍵少數”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南縣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全面加強黨對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強化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縣委書記值日開辦“南洲大講堂”,全縣科級干部定期聽取法治講座,提高法治思維決策和法治方式辦事的能力。縣長主持開設“局長談”,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就各部門行政執法、專業法規進行授課。
"
“關鍵制度”配套出臺落實到位。先后出臺《南縣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實施細則》《南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確保法治政府建設有章可循。2021年起,南縣縣委縣政府創新考核機制,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列入縣人民政府“真抓實干”指標體系,每年評選四個鄉鎮、四個縣直單位予以表彰獎勵。

"
“關鍵措施”督察落實到位。出臺《南縣法治建設督察工作辦法》,建立聯合督查機制,將法治建設納入縣級層面督查檢查考核內容,不定期開展督查調度,每次督查必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
"
鋪設“法治軌道”
"
依法行政實現精準導航
"
南縣發布政府權利“白皮書”,實現政府“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新常態。近年來,全縣行政審批實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拓展了網上辦、掌上辦、自助終端辦功能,全面梳理行政審批事項清單2184項,發布“一件事一次辦”事項296項,發布鄉鎮管理事權清單。推出簡政放權九項舉措,下放和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30項。
"
繪制重大行政決策法治化“流程圖”。先后完善出臺《南縣重大行政決策目錄管理辦法》《南縣重大行政決策聽證辦法》《黨政機關實施法律顧問辦法》《南縣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南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議事規則》等,明確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程序規定,確保決策內容科學合理。縣政府采用聘請“法律顧問團”的形式為政府決策提供法律服務,在程序和內容上全程參與,形成重大決策必到,規范性文件必簽的法治模式。
"
念好政府權利運行“緊箍咒”,實現由被動監督到自覺接受監督的轉變。建立人大代表質詢、政協委員議案、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新聞媒體問政、人民群眾投訴舉報等機制,使全縣行政機關權利行使置于陽光之下。2023年,全縣各部門出庭應訴率為100%,基本實現負責人出庭應訴的目標。
"
打造“標準體系”
"
行政執法實現高速運行
"
行政執法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法治信仰和行為選擇,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近年來,南縣圍繞“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精準發力,遵循職權法定、權責統一、程序合法、高效便民、公正公開的原則,“成熟一批下放一批”,先后賦權鄉鎮執法事項107項,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和下沉,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實行行政執法資格認證,出臺《南縣人民政府行政執法人員和行政執法輔助人員管理辦法》,全縣1214名行政執法人員和行政執法監督人員做到了持證上崗。
"
制定行政執法裁量權標準體系。全縣各行政執法單位定期修訂和完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每年行政執法案卷評查中將各行政執法單位落實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情況作為評查重點,評查結果以書面形式在全縣通報,同時編印行政執法指導案例并定期發布。
"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常態化落實。堅持使執法信息公示貫穿事前、事中、事后各個環節,堅持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規范記錄,保證了行政執法全過程留痕、可回溯,所有重大執法案卷有音像記錄隨案存檔,堅持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實現行政執法法治審核全覆蓋。三年來,全縣行政執法單位辦理的行政許可案件沒有一件錯案,行政處罰案件沒有一件被法院判決敗訴。
"
提質“營商環境”
"
放管服務實現全面深化
"
嚴格實行企業“寧靜日”和涉企檢查備案制度。推進信用城市建設,著力構建“互聯網+監管”協同治理機制,推進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發布事項清單135項。推動柔性執法全面落地,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攻堅,128個事項實現“園區事園區辦”,建立了園區“幫代辦”隊伍,實現“拿地即開工”常態化。
"
加大對行政審批項目的清理力度,每年對行政審批項目全面清理,所有非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縣人民政府本級實施的行政許可項目減少到273項。所有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縮短至法定時限三分之二以內甚至更低,所有審批及許可事項均實行目錄化、動態化與編碼化管理。
"
加大對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理力度,涉及清理部門單位113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103項,共有23家中介服務機構完成脫鉤;全面提速政務服務效能,深入推進“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改革,精簡辦事環節,公布縣級“一件事一次辦”事項296項。
"
筑牢“安全屏障”
"
法律服務實現全民動員
"
近日,在南縣麻河口鎮西口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辦的一期接地氣的“鄉音說法”節目吸引不少村民前來觀看。村法律顧問盧偉群就農村常見的土地流轉、婚姻家庭等大家關注、關心的法律知識,通過案例分析、現場互動的方式向大家詳細講解了如何進行訴訟代理,怎樣調解化解和預防規避矛盾糾紛的處置辦法。這是南縣整合法律資源、發揮工作實效、深入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的一個工作縮影。

"
近年來,南縣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建了“訴調對接”“三色預警”“1314網格管理”和“當事人自主選擇調解員”等社會治理機制,將社會管理的觸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先后涌現了益陽市社會治理“紅星村三色預警”,南縣“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等典型經驗。目前,全縣共有訴調對接專職調解員8名,鎮村兩級調委會實現全覆蓋,人民調解員560余人。
"
南縣圍繞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目標,著力打造集律師、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司法鑒定等功能為一體的窗口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12個,村(居)公共法律服務點166個。2023年,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接待咨詢2032人次,有效引導人民群眾依法維權。
"
強化信訪接待、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律師坐班隊伍建設,全縣重點場所律師值班達15人,培育鄉村法律明白人500余人,實現法律顧問村村有、“法律明白人”全覆蓋。
"
積極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南洲鎮南山村、華閣鎮天然港村2個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麻河口鎮西口村等5個村(社區)榮獲“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人民群眾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心中有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圍逐漸濃厚。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