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怎么辦?民生實事怎么落實?如何更好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這些關系基層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在益陽市大通湖區“一村一年三件事”(即:每個村(社區)黨組織每年在民生、發展、黨建三大領域,各辦成一件群眾期盼的好事、推動發展的實事、夯實根基的要事)里逐步有了答案。

在大通湖區千山紅鎮大西港村,一群農民正不亦樂乎的收著枳殼。“我們村枳殼多,以前基本就是農戶自己種著玩,沒有形成什么經濟效益,今年了解到枳殼還有藥用等價值后,乘著“一村一年三件事”這股“東風”,村里通過在溝渠兩側集中種植枳殼,采取與農戶打包等方式,初步打造了一個屬于本村的特色產業,既帶動了群眾增收,道路兩旁也變得更美了,大家對這種變化都感到挺開心的!”大西港村黨總支書記張小軍說道。據了解,該村通過規模化種植枳殼帶動群眾實現增收3萬元。
在大通湖區千山紅鎮種福村、民和村,道路建設成了村支兩委的“心頭事”。“以前這條道路很爛,村民進出很不方便,還影響糧食生產,這次趁著‘一村一年三件事’的契機,我們積極向上對接,終于把這條道路修通了,群眾都感到非常滿意”,種福村村委委員熊偉欣慰的說道。目前,兩村已完成道路修建、硬化1311米,極大便利群眾出行。
在大通湖區千山紅鎮北汀社區,因歷史遺留問題及部分居民意識不強等因素,部分居民私搭棚屋、自行規劃菜地,堆放雜物占據公共區域等問題。為迅速解決居民的“憂心事”“煩心事”,北汀社區組建黨員先鋒隊,帶頭上門上戶溝通并拆除違章建筑,北汀社區黨委書記冷立新介紹。截至目前,社區已成功拆除圍墻198戶,累計3000余米;拆除違章建筑280余處,總面積7100余平方米,被釋放出來的空間將用于拓寬道路、建設人行道、停車場、休閑廣場和綠化景觀帶。
百尺竿頭扶搖上,鄉村振興起宏圖。當前,千山紅鎮10個村(社區)的30件實事正蹄疾步穩、有力有序實施,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節節攀升……千山紅鎮以繼續堅持將“開門教育”的理念融入基層治理,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用一件件惠民實事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一幅業興、村美、民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